羽毛球的球速分析球速体育- 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讲解
2025-11-04球速体育,球速体育官方网站,球速体育APP下载
那么真实条件下球速是多少呢?或者说我们出手的速度是多少呢?棒垒球运动掷球发力和动作的方式跟羽毛球有些类似,都是抡臂的动作,所以这两个运动的出手速度应该有可比性。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比较多的是垒球的,尽管垒球只是女子项目,不过因为动作姿态和幅度跟羽毛球比较类似,所以也可以用来参考。我国优秀垒球运动员出手速度最高纪录大约是110公里/小时,那么换成羽毛球就是220公里。女子羽毛球双打运动员黄穗杀球的球速纪录是257公里/小时。
但是这个看上去接近的两倍速度是不是事实呢?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下去。先说说上面提到的速度概念。出手速度指的是人手的速度,球速是指棒球、垒球和羽毛球离手、离拍的速度。棒球、垒球是从手里脱离出去的,所以这两个运动的球速跟出手速度是一样的,但羽毛球则不一样,是离拍的速度。其次,棒垒球、羽毛球这两类运动的出手方式在动作的过程中都是绕肩关节旋转的抡臂动作,因此是旋转运动,所以两者既有角速度,又有线速度。而线速度跟半径成正比(V=*r,线速度=角速度*半径),同样情况下,旋转的半径越大,线速度就越大。打羽毛球是要用球拍的,所以羽毛球运动的出拍线速度要比垒球运动员的出手线速度“大”。一支羽毛球拍的长度按规定不能超过68厘米,于是我们的手相当于被延长了大约70厘米左右。人的手臂长度跟身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是65~75厘米的样子,因此,球拍相当于将人手延长了一倍,这样拍面的线倍。如果男子运动员出手速度是170公里/小时,那么拍头的速度就是340公里,此时羽毛球的离拍速度就在680公里/小时左右。事实上,羽毛球的球速纪录就是傅海峰的332公里/小时的速度,差了1倍左右的速度。所以前面的数据应该是个巧合。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羽毛球击打的过程不是完全弹性碰撞,而是一种存在能量转换的非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之所以要用完全弹性碰撞的模型来分析,也是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为没有什么资料能够提供这个过程的弹性系数!只好先假设它为弹性碰撞,然后再从其他的途径来分析这个过程中的弹性损失了。在击球碰撞过程中,羽毛球、拍面和球拍都会发生形变,部分动能被转换为弹性势能消耗掉了!形变越大,能量消耗就越大,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发生的形变和如何尽量克服这种形变。
下面再来看看最高点击球的理论由来之一。刚打球时,教练总会强调一个概念在最高点击球。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晕乎乎的,以为这是多神秘的技巧。其实从前面的分析就知道最高点击球的由来就是线速度和转动半径有关,伸得越长,转动半径越大,线速度就越快。我们平时打球都有这样的感受,手握在球拍握把的后端打球比握在前端更省力就是这个道理,况且这还仅仅是4~5CM左右的变化。4~5厘米相当于手长+拍长=140厘米的4%左右,人是能够明显感觉这4%的变化的。这个最高点指的你自己的最高点,比如你1.75米,那么你的最高点就跟1.85米的人的最高点就不一样。
既然说到最高点就再说一下。最高点击球除了动作转动半径大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关节锁止的过程更快,这样肌肉的力量通过关节传递的时间更短,力量损失小;另一个就是杀球时角度更刁,也就是更尖。这么说来身高及臂长的影响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就很大了。个子高,手臂一般也比较长,也就是身高臂长的人就有两个天生的优势:最高点高,杀球更尖,线速度越大,球速越快,正所谓又尖又快,占了不少的“便宜”。当然,对抗不是站着的,而是运动的,这方面高个子不占便宜。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身高既不要太矮,也不要太高。
根据世界羽联《羽毛球比赛规则》的规定,羽毛球的重量为4 74克至5.50克。以前多用对应的重量来表示球速,比如重4.9克、5.0克的球会对应标示为49、50;也有按欧洲的重量单位格令来表示的,如77格令(格林)、78格令(格林)等。现在国际赛事中常用的YONEX品牌则多用简单的0至5的数字来标示,标号数值越小表明球的重量越轻,球速越慢,反之则球越重,速度越快。目前国际标准使用格林来标示,球桶上 76 77 78 79等单位均为格林,使用最为广泛,数值也是愈小重量愈轻。
羽毛球的速度除与自身重量和转速有关,还受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高、湿度越大,用球的重量就越轻。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高,空气密度就越小,羽毛球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越小,球的速度会越快,此时就要用轻(慢)些的球。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比赛,就要选用重量轻一些的球。反之,海拔低,温度低,空气密度就大,空气阻力也大,球的速度会越慢。所以,低海拔、低气温的地区用的羽毛球重量就要大一点。而空气湿度大,羽毛含湿量也会增大,导致球的重量增加,球速会因此而加快。因此湿度越大,所用的球要越轻.据雷铭基裁判长介绍,去年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举行的世青赛,用的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的一1号YONEX比赛用球。因为那里海拔高达1800米,空气稀薄、空气阻力小,因此选用的球就比较轻。
在每次国际比赛中,羽毛球供应商都会根据比赛地的温湿度等气候特点和海拔高度等情况,提供至少3种不同速度的球,供裁判长测试选定每节比赛的用球。裁判长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向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要求做最后决定。比如2011年5月份在青岛举行的苏迪曼杯赛,李开荣裁判长就根据赛事级别高、比赛时间长和场馆没有空调的特点,让供应商YONEX准备了1至4号共4种速度的球。此外,裁判长也会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来观察每天场馆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便即使调整室内的温度,比如开或关闭空调等,以保证所选用球的速度符合测定的飞行速度要求。


